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歷史的震動 - 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利用早期成就

(摘譯自紐約時報的評論)

真是既冷酷又無情的現實,如果那些本周死在中國都江堰的地震學校廢墟中的兒童知道他們的國家曾經在地震科學方面領先全世界。

他們應該曾被驕傲地教導,大約在二千年前,一位叫張衡的天文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地震儀。那是一個想象奇特的創造,中央是一個大型青銅器,周圍有八條龍,每一條龍嘴里都含着一顆珠子。如果感應到地震,其內部複雜的槓桿系統可以確保龍口的珠子落到下面的青銅蟾蜍口中。通過觀察那條龍的珠子落下,張衡可以確定地震的方位。而地震經常來自西部的山區,就是都江堰所在的地方。

當我們看到四川這次的悲劇,腦子裡縈繞著一個苦惱的問題。既然中國人那麼早就知道那麼多關於地震的知識,為什麼他們從來不能盡量減輕世界逆轉時的效應——至少達到美國那樣的程度?為什麼他們讓西方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袖,卻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深陷我們本周目睹的那種悲劇?

這個問題不僅限於地震科學。幾乎在所有的技術領域,中國都曾經領先,且毫無對手。例如在和平和戰争時期都發揮巨大作用的馬鐙就是中國人發明的。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應用(培根曾說這是三項定義現代世界的發明)據说最初來自中國。還有接種疫苗、廁紙、分節拱橋(segmental arch bridges)、鐵鏈、也許還有國際象棋——這份清單似乎長得看不到盡頭。

然而,在16世纪,中國的創新能量莫明其妙地萎縮了,現代科學實際上被西方壟斷。曾經有過中國的歐基里德(Euclids)和阿基米德(Archimedes),但從來沒有中國牛頓和伽利略。一個世紀接一個世紀,這個領域逐步落後;它變得貧困、落後、被反復無常的自然折磨。

這次四川災難中呈現一個奇異的矛盾。都江堰是聞名全國的偉大古迹之一。在公元前256年,有一位叫李冰的工程師,他關心岷江每年的洪水災害,完成了一項龐大的引水和灌溉計劃,其中包括沿著花崗岩的山腰開鑿一條長溝。這是靠耐心地在山石上燒溝火然後灌冷水到石隙中,直到花崗石碎裂。這項工程耗時數十年,但經歷2300年,李冰這項工程依然屹立在距離今天地震的學校廢墟不足一英哩,而且依然運作。

然而,中國人有沒有延續他們早期的防洪工作?就和張衝一樣,李冰的專家技術沒有被重視;年復一年,數以千計的中國人死於洪水;本周的地震中大约有400個水霸受損。

歷史學家長期在爭論,為什麼中國人沒能利用早期的成就。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缺乏内部競爭。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所有中國青年男子長期渴望成為儒家官僚,而不是成為工程師或科學家。

然而,也有不少人(主要是中國的仰慕者和樂觀者)認為,黑暗、不科學的四五百年僅僅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一個暫時的停頓,如今中國的創新能量又回來了,大學和科研機構興盛,猶如回到偉大朝代的黄金歲月。

最好是這樣。呼喚現代化的中國往往對民眾的福祉展現出驚人的輕僈態度:摩天大廈的建造很少注意安全標準,遠遠不能抗震;巨大的水壩倉促落成,畸形地破壞長江三峽;地鐵的建造也是不謹慎的匆忙,例如穿過積水冲積層的上海地鐵系統;高速公路隧道經過地震斷裂帶。

如果中國不偶爾停下來喘息,那麼它的未来——至少就自然界偶然的地震瘋狂時刻而言——將繼續以災難為標誌。在本周之前,都江堰還是中國為之驕傲的地方;如今,它的遭難是一座悲劇性的紀念碑:紀念一個背離其非凡光輝歷史的文化。

英文原文:http://www.nytimes.com/2008/05/15/opinion/15winchester.html?ref=opinion
(作者 SIMON WINCHESTER)著有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悲哀嗎?當我們在吶喊著中國加油、四川加油時,可有自我反省?

1 則留言:

記者乙 說...

我猜透明度很重要,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makr use of 前人既野?